胶 管 类
高压胶管按照制作工艺主要分为高压钢丝编织胶管与高压钢丝缠绕胶管
钢丝缠绕胶管

高压钢丝缠绕胶管结构主要由内胶层、中胶层、四层或多层交替缠绕的钢丝增强层和外胶层组成。
内胶层具有使输送介质承受压力,保护钢丝不受侵蚀的作用,外胶层保护钢丝不受损伤,钢丝(ф0.3-2.0增强层)层是骨架材料起增强作用。
高压钢丝缠绕油管(高压油管)用途:高压钢丝增强液压油管主要用于矿井液压支架、油田开发,适宜于工程建筑、起重运输、冶金锻压、矿山设备、船舶、注塑机械、农业机械、各种机床以及各工业部门机械化、自动化液压系统中输送具有一定压力(较高压力)和温度的石油基(如矿物油、可溶性油、液压油、燃油、润滑油)及水基液体(如乳化液、油水乳浊液、水)等和液体传动,最高耐工作压力可达70-120Mpa。
高压钢丝缠绕油管(高压油管)工作温度:-40℃~120℃
产品规格范围:DN6mm~DN305mm。
种类:4SP型—四层钢丝缠绕的中压胶管。
4SH型—四层钢丝缠绕的高压胶管。
R12型—四层钢丝缠绕苛刻条件下的高温中压油管。
R13型—多层钢丝缠绕苛刻条件下的高温高压油管。
R15型—多层钢丝缠绕苛刻条件下的高温超高压油管。
钢丝编织胶管

高压钢丝编织胶管结构主要由耐液体的合成橡胶内胶层、中胶层、Ⅰ、Ⅱ、Ⅲ层钢丝编织层、耐天候的合成橡胶外胶层组成。
但根据高压胶管的设计原理,Ⅲ层编织胶管在胶管承压时不起任何作用,白白浪费材料,增加胶管自身重量,降低胶管的可曲挠性。所以,各国标准中均没有这种胶管的标准。一些企业的老工程师仍旧沿用过去的老标准,所以在设计时仍旧有人选择这种型号。
高压钢丝编织胶管用途:高压钢丝增强液压油管主要用于矿井液压支架、油田开发,适宜于工程建筑、起重运输、冶金锻压、矿山设备、船舶、注塑机械、农业机械、各种机床以及各工业部门机械化、自动化液压系统中输送具有一定压力和温度的石油基(如矿物油、可溶性油、液压油、燃油、润滑油)及水基液体(如乳化液、油水乳浊液、水)等和液体传动。
高压钢丝编织胶管工作温度:油类-40℃~100℃,空气-30℃~50℃,水乳液+80℃以下。
高压钢丝编织胶管规格范围:DN5mm~DN102mm。
制作流程
1.用混炼机按配方混炼出内层胶、中层胶和外层胶; 用挤出机挤出内层油管,包覆在涂了脱模剂的软芯或硬芯上(液氮冷冻法也可不用管芯)。
2.压延机压成中层胶薄片,加隔离剂收卷并按工艺要求裁成规定宽度。
3.将含管芯内层油管在缠绕机或编织机上缠绕或编织上镀铜钢丝或镀铜钢丝绳,同时在缠绕机或编织机将中层胶薄片同步缠绕在每两层镀铜钢丝或镀铜钢丝绳间,缠绕钢丝起头和结尾处绑扎(有些早期缠绕机需预先将镀铜钢丝进行预应力定型处理)。
4.再次在挤出机上包覆上外层胶,然后再包缠铅或布硫化保护层。
5.通过硫化罐或盐浴硫化。
6.最后拆去硫化保护层,抽出管芯,扣压上管接头,抽样打压检验。
总之,制造高压油管使用设备多、原料种类多,生产工艺复杂。但近年来以塑料或热塑性弹性体为主要原料的液压油管生产工艺可适当简化,但原料价高,仍以橡胶原料为主。
橡塑制品类
橡塑制品类可分为橡胶制品类和塑料制品类,橡胶制品类:硅胶、丁腈橡胶、氟胶、天然橡胶、三元乙丙,塑料制品类:丙烯氰、聚苯乙烯、聚丙烯、聚苯硫醚、聚氨酯
详细特点如下:

橡胶产品包括硅胶、丁腈橡胶、氟胶、天然橡胶、三元乙丙等、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橡胶制品的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硫化6个基本工序。当然,原材料准备、成品整理、检验包装等基本工序也少不了。 橡胶的加工工艺过程主要是解决塑性和弹性性能这个矛盾的过程。通过各种工艺手段,使得弹性的橡胶变成具有塑性的塑炼胶,再加入各种配合剂制成半成品,然后通过硫化使具有塑性的半成品又变成弹性高、物理机械性能好的橡胶制品。
塑料制品包括丙烯氰(ABS塑料)、聚苯乙烯、聚丙烯、聚苯硫醚、聚氨酯(PU),塑料制品生产一般包括塑料的配料、成型、机械加工、接合、修饰和装配等。后四个工序是在塑料已成型为制品或半制品后进行的,又称为塑料二次加工。塑料制品生产之成型 塑料加工的关键环节。将各种形态的塑料(粉、粒料、溶液或分散体)制成所需形状的制品或坯件。成型的方法多达三十几种。它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塑料的类型(热塑性还是热固性)、起始形态以及制品的外形和尺寸。塑料加工热塑性塑料常用的方法有挤出、注射成型、压延、吹塑和热成型等,塑料加工热固性塑料一般采用模压、传递模塑,也用注射成型。层压、模压和热成型是使塑料在平面上成型。上述塑料加工的方法,均可用于橡胶加工。此外,还有以液态单体或聚合物为原料的浇铸等。在这些方法中,以挤出和注射成型用得最多,也是最基本的成型方法。